您现在的位置是:视角 >>正文

暖阳能否新一点燃轮行情中的市场加密崛起寒冬

视角8人已围观

简介最近的市场就像坐过山车,让人又爱又恨。美联储那帮老爷子周三开会又放狠话了,说什么"利率还得再扛一阵子",直接把市场期待的降息时间从明年6月推到了9月。这感觉就像是老板突然通知年终奖要推迟发放,谁听了心里不堵得慌?美元指数这一波强势上涨,简直是把风险资产按在地上摩擦。不过话说回来,在一片惨绿中,加密货币市场总算出现了点像样的反弹。谁是这波反弹的领头羊?要说这轮反弹最靓的仔,非TON莫属。这个背靠Te... ...

最近的市场就像坐过山车,让人又爱又恨。美联储那帮老爷子周三开会又放狠话了,说什么"利率还得再扛一阵子",直接把市场期待的降息时间从明年6月推到了9月。这感觉就像是老板突然通知年终奖要推迟发放,谁听了心里不堵得慌?美元指数这一波强势上涨,简直是把风险资产按在地上摩擦。不过话说回来,在一片惨绿中,加密货币市场总算出现了点像样的反弹。

谁是这波反弹的领头羊?

要说这轮反弹最靓的仔,非TON莫属。这个背靠Telegram的公链突然就火了,市值直接冲进前十,妥妥的黑马姿态。想想看,8亿用户的流量池啊,这不就跟微信搞小程序一个道理吗?虽然TON技术上没啥特别亮眼的(坦白说就是另一个波卡翻版),但架不住人家爸爸厉害啊。最近上面那些交易机器人火得一塌糊涂,让我想起了当年微信刚推出支付功能时的场景。

不过说实话,作为一个2017年的老项目,TON的筹码集中度实在高得吓人——前十大地址持有80%,这要放在股市里绝对要被监管盯上。但这就是加密市场的特色,要么赌对百倍收益,要么血本无归。

其他值得关注的亮点

MKR的表现也很抢眼,1.8亿美元年收入、6000万净利润的数字,放在传统金融领域都能算个小而美的典范了。特别是它那个回购计划,直接把代币经济学玩出了新花样。明年要拆分的四个SubDAO,让我想起了蚂蚁金服当年要上市的架势。

游戏板块的TOPIA也很有意思。从NFT Worlds改名换姓重新出发,40万注册用户看着不多,但考虑到还在测试阶段,这个成绩已经相当不错了。不过5%的换币损失这个操作,让不少老玩家直呼"坑爹"。

比特币:黎明前的黑暗?

说到BTC,最近的情况确实不太妙。所有短期持有者都在亏钱,这种场面上次出现还是在FTX暴雷那会儿。5400万美元的资金连续第五周流出,美国投资者跑得最快,占了总流出的77%。但有趣的是,MVRV指标已经跌到了0.5,按照历史经验,这往往意味着市场快要触底了。

期货市场的数据更耐人寻味。资金费率中性,持仓量小幅下降,但散户做空情绪特别强烈。要我说,当大家都觉得要跌的时候,往往就离反弹不远了。不过28000美元这个压力位确实不好突破,现在就像是在月线下跌过程中做周线反弹,后面可能还有一跌。

市场数据透露的积极信号

TVL总算止住了跌势,本周上涨了3.6%。ETH链7.4%的涨幅很提气,TRON更是夸张地涨了20%多。虽然BASE链的增速明显放缓,但整体来看市场情绪确实在回暖。

Gas费持续走低也是个好兆头。Uniswap交易只要3美元出头,这在去年牛市时简直不敢想。NFT市场也开始有点起色了,Pudgy Penguins将近10%的涨幅,让我这个老玩家又蠢蠢欲动想进场抄底。

总的来说,虽然宏观环境依然严峻,但加密市场已经显现出一些积极的信号。TON的爆发或许只是个开始,随着ETH坎昆升级临近,年底前很可能会有一波像样的行情。我的建议是:别急着all in,但可以开始逐步建仓了,毕竟机会总是留给有准备的人。

Tags:

相关文章

  • 揭秘币圈做市商的高危游戏:你可能正在踩的法律红线

    视角

    说起做市商这个行当,我脑海中总会浮现出一个有趣的画面:就像菜市场里那些精明的小贩,一边吆喝着"新鲜蔬菜",一边悄悄把昨天的剩菜换个标签继续卖。只不过在币圈这个"数字菜市场"里,他们倒腾的不是白菜萝卜,而是各种虚拟货币。做市商:流动性的双面剑记得去年有位做量化交易的朋友跟我吐槽:"现在的币圈交易所啊,就像个空荡荡的茶馆,没几个真喝茶的,全靠托儿在那装热闹。"这话虽然刻薄,却说出了做市商的本质功能——... ...

    视角

    阅读更多
  • BRC20的2023年终复盘:那些我猜对开头却没猜中结局的投资故事

    视角

    站在2023年的尾巴上回望这魔幻的一年,我不得不承认市场的疯狂程度远超我的想象。在这个充满诱惑又布满陷阱的加密世界,我经历了太多"我早料到...但没想到..."的时刻。今天我就把这些血泪教训摊开来聊聊,希望对正在看这篇文章的你有所启发。上海升级:一场来得快去得更快的狂欢记得年初的时候,整个圈子都在为上海升级疯狂。我也跟着这股热潮冲了进去,买了LDO、OP这些热门标的。说实话,我当时真的觉得这次升级... ...

    视角

    阅读更多
  • 麦当劳重金加码中国:一个汉堡帝国的新战略布局

    视角

    就在昨天,快餐巨头麦当劳放出了一个重磅消息。作为在中国市场深耕多年的餐饮专家,我敏锐地察觉到这不仅仅是一桩普通的股权交易,更预示着国际餐饮品牌对中国消费市场的重新定位。一场精心设计的股权博弈麦当劳全球与凯雷集团近日达成协议,前者将收购后者在中信-麦当劳中国合资公司中的全部股份。这个决定让我想起2017年那场轰动业界的"特许经营大转型",当时麦当劳将中国业务80%股权出售给中信,自己只保留20%。如... ...

    视角

    阅读更多