密市蛮人动加流野业清是行搅场的还
最近加密圈子里有个话题特别火,大家都在讨论一家叫DWF Labs的做市商。说实话,在这个鱼龙混杂的市场里,做市商这个角色一直都很微妙——既像是维持市场流动性的"润滑剂",又时不时被怀疑是操纵价格的"庄家"。我从业这么多年,还是第一次看到一家新兴做市商能引起这么大的争议。 DWF Labs的故事要从2022年说起。这家公司在疫情期间横空出世,创始人Andrei Grachev是俄罗斯加密圈的老面孔,曾经在火币俄罗斯当过CEO。说实话,刚听说这家公司时,业内人都没太当回事,毕竟做市商这个行当里老牌玩家太多了。但今年他们突然像开了挂一样,接连拿下Mask Network、YGG这些知名项目的做市业务,交易量数据也漂亮得让人眼红——1.5万亿美元的交易额,800多个币种覆盖,这个规模确实够唬人。 不过啊,做这行的都知道,数据漂亮不一定代表实力过硬。我有个在交易所做风控的朋友就吐槽过,DWF做市的一些币种经常出现"过山车"行情,特别是YGG和CYBER这两个项目,简直成了社区里的"血泪案例"。价格先是一飞冲天,吸引散户进场后突然暴跌,这种操作实在太眼熟了。 今年9月的新加坡Token 2049峰会上,这个火药桶终于被点爆了。当时GSR直接在推特上开炮,说DWF就是个"没本事蹭热度的"。Wintermute的CEO马上点赞呼应,场面一度非常尴尬。这让我想起去年某次行业酒会上,几个做市商老板互相敬酒时皮笑肉不笑的场景——看来同行是冤家这句话,在加密圈也一样适用。 DWF的反击也够狠,直接骂GSR是"老古董"。说实话,这种公开对骂在传统金融圈简直不可想象,但在加密世界似乎成了家常便饭。我在想,这可能就是新兴行业的特点吧,既充满活力又缺乏规则,大家都在野蛮生长。 现在业内对DWF的评价两极分化得厉害。支持者说他们是打破行业垄断的"鲶鱼",反对者则指控他们操纵市场。我了解到的业内讨论中,几个关键疑点确实需要澄清:一是他们投资的项目链上数据对不上,二是创始团队有人涉及过OneCoin这种诈骗项目。不过话说回来,在这个行业,谁又能完全撇清关系呢? 作为一个观察者,我觉得这场风波反映的是整个加密做市商行业的困局。传统做市商靠价差赚钱,而加密市场的做市商经常要扮演投资方、交易所、项目方多重角色。这种既是裁判员又是运动员的局面,不出问题才怪。我记得去年有个小交易所的老板跟我抱怨,说现在项目方选做市商就像在选"庄家",谁能让币价涨得快就选谁,完全不顾长期发展。 说到底,DWF现象不是个案,它折射出的是整个加密市场的发展阵痛。在这个缺乏监管的领域,做市商既承担着提供流动性的重要功能,又面临着巨大的利益诱惑。我个人觉得,行业要健康发展,光靠道德约束是不够的,需要建立更透明的做市机制和监管框架。 至于DWF最终会成为行业革新者还是又一个"割韭菜"的案例?时间会给出答案。但作为从业者,我真心希望这个行业能少些套路,多些真诚。毕竟,只有健康的生态才能孕育出真正有价值的创新。神秘的"加密新贵"
行业大佬的公开"撕逼"
做市商生态的AB面
写在最后
- 最近发表
- 随机阅读
-
- 比特币市场迎来压力测试:假消息引发的ETF彩排
- TRC20-USDT发行量突破438亿:波场网络如何成就稳定币霸主地位
- 市场观察:9月21日加密货币走势分析与交易心得
- 以太坊用户活跃度逆势飙升:为何价格还没跟上节奏?
- 加密市场持续升温:比特币剑指2.8万,Phaver社交应用开启Web3新玩法
- 投资新风口:灰度以太坊期货ETF背后的产业暗战
- 财富管理新格局:汇丰双牌照战略背后的故事
- YES数字金融平台:Web3时代的金融革命先锋
- 通胀警报拉响!美国PPI意外飙升打脸降息预期 加密货币上演深V反转
- MetaTdex颠覆性创新:一文看懂DEX平台币的全新价值逻辑
- 解密ARK:区块链世界的下一个超级连接器
- 一个被资本热捧的隐秘赛道:RWA的机遇与风险
- 9月9日数字货币观察:BTC与ETH的困局与机会
- 数字货币日内交易实战:以太坊和比特币双双斩获丰厚收益
- 比特币又火了!5%暴涨背后藏着哪些秘密?
- 6.5亿美元豪赌比特币:30,000美元大关真的触手可及?
- 比特币生死时刻:2017年那段让你心跳加速的区块链内战
- 当加密精英在新加坡掀起千亿狂欢:RockTree派对为何引爆全球?
- 比特币与以太坊:在市场风云中寻找方向
- 数字金融新动向:一文读懂支付巨头与加密世界的碰撞
- 搜索
-