绕弯绕虚拟洗钱行为些弯定中的那司货币法认
在这个数字货币大行其道的时代,新型犯罪手段花样百出。最近接触了不少利用虚拟货币为电信诈骗"洗钱"的案件,发现这里面门道还真不少。2021年"两高一部"出台的《意见(二)》确实给这类案件提供了法律武器,但实际操作中还是存在不少让人头疼的问题。 我遇到过这样一个案子:诈骗团伙让受害者把钱打到某个"投资顾问"的账户,说是用于购买比特币进行"高收益理财"。其实这个"顾问"就是个二道贩子,专门帮诈骗集团把赃款换成虚拟币。这类案件最难办的就是怎么给中间人定罪 - 是诈骗共犯?还是单纯的洗钱? 1. 钱到底算不算"赃款":就像去年那个假炒股平台案,受害者交的"会员费"是诈骗所得,但投入的"炒股本金"就不能算。这中间的界限,有时候连办案民警都搞不清。 2. 时间节点怎么把握:诈骗既遂前帮忙转移资金是共犯,既遂后就是洗钱。但问题是,有些平台受害者还能操作账户资金,这就很考验法官的判断了。 3. 主观故意怎么证明:很多中间人装糊涂,说"我就是个搬砖的,不知道他们在诈骗"。这时候就得看他平时聊天记录、转账方式这些细节。 经过这几年办案,我总结出几个要点: 首先得看这笔钱是不是真的"脏"了 - 要有财产价值、来路不正、确定归犯罪分子所有。 其次要抓准诈骗既遂这个分水岭:被害人失去控制前是共犯,之后就是洗钱。 最后要重点查主观方面:有没有事前勾连?知不知道具体在骗人?这些都需要结合微信聊天、转账记录等证据综合判断。 光靠法律打击还不够。最近我们跟监管部门合作,开发了虚拟货币交易监测系统,确实抓到了不少可疑线索。但最关键还是要提高群众防范意识 - 那些承诺"稳赚不赔"的投资,十个有九个都是坑。 (本文基于最高人民法院2023年司法研究重大课题成果,由西南政法大学课题组完成)一、虚拟货币洗钱:披着科技外衣的犯罪帮凶
二、司法认定中的三大难题
三、办案心得:主客观要兼顾
四、治理需要多管齐下
- 最近发表
- 随机阅读
-
- 比特币强势回归?投资者需警惕这些关键信号
- 为什么我把赌注押在Osmosis上?一位投资者的深度思考
- 钱包行业大乱斗:行业大佬的生存之道
- 山寨币狂欢:这些潜力币种正引发市场热议
- 当金融巨头纷纷入局:EVM正在成为华尔街的新基建
- 赵秦川:市场共识已现,双十一黄金买点不容错过
- 币圈惊现狼来了戏码:XRP遭13%暴力拉盘背后的真相
- Web3社交新秀SOON获300万美金投资,社交赛道迎来新玩法
- 当稳定币巨头开始单飞:专属链热潮下的行业震荡
- 比特币帝国的美国密码:谁在掌控数字货币的未来?
- DePIN革命:当区块链遇上现实世界的无限可能
- 市场惊现V型反转,投资者该如何把握方向?
- Web3.0市场观察:火币更名HTX背后的行业变局
- 普通人如何在区块链投资中避免掉坑?这是我用真金白银换来的经验
- DePIN革命:当区块链遇上现实世界的百亿美金淘金热
- 3000亿重金出击!国家大基金三期揭开中国芯片产业新篇章
- 当AI遇上区块链:这家教育科技公司正在重新定义全球学习方式
- 比特币以太坊现下行趋势 短期操作建议
- 液流电池能否靠低成本突围?储能行业迎来关键转折
- 隐私赛道迎来重大突破:Secret Network与NEAR生态即将实现历史性握手
- 搜索
-